
ALC隔墙板安装后7天内不得承受侧向作用力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材料特性与固化过程,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:
一、材料早期强度未达标
1.水化反应未完成
陕西ALC隔墙板的主要成分是水泥、石灰、硅砂等,安装后需通过水化反应形成稳定结构。
反应周期:水泥完全水化需约28天,但前7天是强度增长关键期(此时强度可达设计强度的70%-80%)。
侧向力影响:若过早承受侧向力(如撞击、挤压),可能破坏未完全固化的内部结构,导致微裂缝扩展。
2.粘结剂未固化
板缝处理通常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,其固化时间需满足:
初凝时间:≥3小时(环境温度20℃时),7天内强度仅达设计值的50%-60%。
终凝时间:≤24小时,但完全固化需7天,此时侧向力易引发接缝开裂。
二、结构稳定性风险
1.板材与龙骨连接未稳固
陕西ALC隔墙板通常通过U型卡、管卡等与钢龙骨连接,安装后需时间让连接件与板材、龙骨充分咬合。
数据支撑:实验表明,安装后3天内连接件抗拔力仅达设计值的60%,7天后可达90%以上。
风险案例:某项目因安装后2天搬运重物,导致3块板材与龙骨脱开,修复成本增加1.2万元。
2.整体变形协调性不足
陕西ALC隔墙板为轻质材料(密度约500-700kg/m³),与混凝土结构变形系数不同。
变形周期:安装后7天内,板材与主体结构需通过微变形逐渐协调,侧向力可能干扰这一过程,引发应力集中。